信息索引号 00250027-9/2021-1714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发改经信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备注/文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7-16 发布日期 2021-07-16
附件
“十二五”杭州市下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区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 2021-07-16 15:39:11 点击率: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二五”期间继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转型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我区将按照全市打造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服务业导向”战略,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向重点集聚区集中,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区紧紧围绕“构筑新格局,实现新腾飞”战略目标,坚持实施“南精北快”总战略和“服务业导向”分战略,积极做强服务业首位经济。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0.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2.1亿元,年均增长16.2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比“十五”末上升13.43个百分点,荣获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综合优秀奖、杭州市现代服务业贡献奖等荣誉,已逐渐发展成为全市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

——商贸中心地位巩固。依托区位优势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商业模式,积极推进商业特色街建设和武林商圈购物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十一五”我区商贸业保持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71%,至2010年达到453.74亿元,占全市的21.14%,省、市商贸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0年全区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3.2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42%。丝绸城、武林路时尚女装街、绍兴路汽车文化精品街区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我区成为杭州市拥有“国”字号街区最多的城区,被授予“中国商业名区”。

——金融集聚态势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区金融集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88%,占全市的21.98%。全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143家,其中银行94家,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49家。金融创新积极推进,成功组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庆春路延安路金融带汇集了100多家金融机构,业态丰富,种类齐全,业务总量占杭州市的50%以上,省级银行总部占全省的80%,并拥有广利大厦、中财大厦等专业性金融楼宇,已成为服务全市、辐射全省的金融集聚发展带。

——文创产业特色鲜明。按照杭州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全区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71.06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43%,成为我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和增长引擎。现代传媒、电信网络、出版业及设计服务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显现,中北创意街区建设初见成效,培育了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浙江传媒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全区会展展览面积达到328万平方米,占全市的67.23%,培育了“天堂丝绸、武林衣秀”、“教育创新大会”等自有品牌展会。

——楼宇经济发展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实施楼宇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开展“楼宇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形成“12345繁华时尚、精致包容”下城楼宇社区模式,在全市首创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和党群建设五进楼宇,楼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涌现了一批“总部楼”、“金融楼”、“中介服务楼”、“创意楼”等特色经济楼宇。至2010年末,全区102幢招商楼宇入驻率96.53%、注册率81.3%,贡献率每平方米2400元,全区税收超千万楼宇达50幢,其中超亿元楼宇12幢。

二、“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

(一)从全国来看,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经济增长模式转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上来,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世界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重大机遇,通过主动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二)从区域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长三角地区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定位,并明确了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四中心一基地”的城市定位。杭州市提出“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把服务经济打造成首位经济,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为我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能级,创造了良好的区域产业环境。

(三)从下城区来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重大挑战

1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

独特区位优势:我区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城区和中央商务区,是长三角南翼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主要枢纽。杭州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落户我区,武林广场地铁枢纽站建设更加凸显武林CBD的商业核心地位,使得我区发展商贸、金融、文化创意、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具有集聚和辐射的区位优势。

战略定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区深入研究自身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明确了“繁华时尚之区”的战略定位和“服务业导向”战略。现代服务业是我区发展的“新蓝海”、“新增点”,把服务经济打造成为首位经济,推动服务业走高端集聚之路,为我区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区”指明了方向。

产业生态优势:依托深厚的商业商务底蕴和扎实的工作推进,我区形成了以商贸、金融、文创等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集聚了一批产业高端企业,服务业比重达到90%。“十一五”期间,我区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CBD”等称号。优越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助于我区进一步做精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各类服务产业相融成链,共生共荣。

体制创新优势:我区服务业发展起步早,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大力实施“服务业导向”战略,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区”的若干意见》,修订落实“1+X”财政扶持政策,财政扶持资金向服务业重点领域倾斜。创新楼宇社区建设,首创楼宇综合服务中心,促进楼宇经济快速提升。建立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和重点服务业企业监测平台,积极发挥企业服务中心、“十二大工程”指挥部的协调、服务功能,加大企业服务力度。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持续的要素保障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十二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区域竞争带来的挑战。一是中央商务区的去中心化。随着杭州城市加快转型、能级迅速提升,道路和轨道交通布局逐步完善,城市中央商务区呈现多中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钱江新城的崛起,将对武林CBD核心地位带来极大挑战,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受到制约。二是招商引资的白热化。各城区均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招商力度和政策优惠程度不断加大,区际之间优质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现代服务业企业对区域资源依附度较低,导致企业流动风险日益增加,从而影响我区现代服务业企业的集聚能力。

楼宇不足形成的钳制。一是楼宇供应节奏与产业发展机遇脱节。当前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处于规模、能级双提升的黄金期,但与全市及周边各区近年来楼宇供应大幅增加相比,我区楼宇增量明显不足。楼宇建设相对滞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黄金机遇可能产生漏斗效应。二是楼宇品质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落差。我区商务楼宇结构性缺陷比较突出,高品质楼宇比例偏低,现有楼宇的总体品质与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存在差距,在区域发展总体环境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楼宇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将对高端服务业企业的集聚产生影响。

结构性调整产生的压力。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偏高。我区服务业占GDP比重虽然较高,但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金融业则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电子商务、信息传输、信息与软件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占比相对较小。二是现代服务业产出压力日益增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兴战略性产业有待培育,经济发展增速可能趋缓。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将影响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服务业企业发展。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服务业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对现代服务业产出带来影响。

三、“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繁华时尚之区”战略定位,把握杭州市创建“四中心一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南精北快”总战略,以南部武林中央商务区、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两核”建设为基础,规划建设六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区,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金融服务业,提升发展会展服务业,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推动全区服务业向产业能级高端化、服务领域国际化、企业运营品牌化、空间布局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建设,实现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

——总量保持领先。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三项指标均保持省、市领先,率先建成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引领区。

——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区服务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建立以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为重点,中介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服务业业态不断创新,知识、技术含量以及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集聚特色鲜明。积极打造高端商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国际旅游综合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涵盖十大城市综合体和十大商业特色街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化程度高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体制机制优越。以杭州市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创新服务业工作机制,加大对服务业在市场准入、用地保障、税费优惠、政府投入、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战略取向

——聚焦高端。立足产业既有优势,依托楼宇经济发展,全力稳定符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导向的重点企业,大力引进对行业发展、产业集聚具有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发展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的总部经济、头脑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能级提升。

——聚焦创新。坚持以创新、创意、创造为引领,创新服务业业态、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加快信息、技术、知识在服务业领域的转化应用,注重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推进服务业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以推进服务经济产业链各环节分工的精细化为基础,促进服务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品牌。强化我区服务业整体和个体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水准,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扩大现有产业和集聚区的宣传力度,以品牌为纽带开展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带动全区服务业综合实力提升。

——聚焦特色。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趋势,注重开拓新兴消费服务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注重高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提升服务产品附加值;注重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创经济、会展经济、地铁经济、特色街经济等特色经济形态,培育适合我区的服务业新增点。

四、“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强化产业高端发展

突出高端集聚、协调互动、创新创优发展方向,做大做强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三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能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经济贡献度提升。

1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主线,依托延安路繁华商业街、武林中央商务区和创新创业新天地两大平台以及特色街区和产业集聚区等构筑“一轴、两平台、多节点”布局,以发展精品商贸、新兴业态和特色商业为核心,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规模、档次和品质,打造杭州市商贸服务示范区,全省购物消费首选地,长三角、国内乃至东亚购物消费之旅的重要目的地。至2015年,全区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210亿元,年均增长15%,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6.5%以上。

——推动南北商圈协调发展。南部以武林CBD核心区块为平台,推进武林商圈精品化发展。重点发挥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大型综合商厦的名店效应,引进国内外顶尖品牌,打造精品消费环境,使之成为杭州高端、品质消费的典范。北部以“创新创业新天地”及其外延圈建设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重点加快形成创新创业新天地现代商贸商务圈、城市之星旅游商务经济圈、石桥商贸物流经济圈,打造杭州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

——加快特色街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利用已有的“武林衣秀”、“天堂丝绸”、“购物天堂”商贸品牌,强化特色街文化建设,提升街区环境,丰富街区业态,完善餐饮、旅游、娱乐等配套功能,改善消费购物体验,把特色街打造成我区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提升传统商贸。在继续提高贸易集聚度的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活动体验经济、旅游休闲经济、时尚创意经济,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仓储式超市、大型购物休闲综合体等新型商业模式。利用地铁建设的契机,注重对地铁枢纽站点、地铁上盖物业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推进立体式商业中心建设。

2集聚发展金融服务业

以庆春路、延安路金融集聚带为主平台,构建金融机构齐全、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品牌响亮、金融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打造著名财富管理中心。到2015年,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245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3%以上。

——集聚多元化金融机构。引进国内业绩优良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进一步扩大银行类金融业务的规模。大力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保险中介、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典当、产权交易、金融仓储、投资咨询等各类机构。

——探索金融改革创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组织、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服务。探索建立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鼓励开展网络金融、消费金融,积极发展股权投资业、场外交易市场,以金融创新提升财富管理水平。

——完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完善金融中介服务,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商务配套机构。提升金融发展软环境,积极引进金融行业高级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面向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以及相关产业高层管理者的金融交流平台,促进高端金融人才的交流。

3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以文创特色楼、文创特色街、文创产业园为载体,推进“一街十园多楼”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创强区”、“浙江省文创先行区”、“杭州市文创核心区”。到2015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5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

——重点发展四大行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四大优势行业,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体系。完善文创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文创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促进多层次、差异化集聚发展。注重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意团队,以人才优势促进园区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发展文创中介机构,促进文创集聚区产业链的延伸。

——着力打造优势品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营造创新创意发展环境,依托中北创意街区、浙江传媒创意产业园等优势平台,充分发挥杭报集团、浙江文化大厦、华东勘探设计院等知名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文创名街、名园、名楼,形成一批创意品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提升下城文创知名度。

4提升发展会展服务业

——提升会展设施功能。加快推进城市之星综合体建设,构建以和平会展区块为核心,西湖文化广场、国际城市博览中心、城北体育公园等专业设施功能互补的会展业场馆群,增加会展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促进会展业规模扩展、水平提升。

——扶持一批会展品牌。积极开展与全国性行业组织和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育规模化、特色化的会议、展览、节庆项目,形成一批品质高、影响大、效益好的会展品牌。

——加强会展产业延伸。注重会展活动的延伸产业发展,加强会展业与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等相关领域的融合。加强会展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实物展览与网上展览、网上交易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会展场馆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会展产业链。

5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

——做大做强以科技服务为重点的中介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企业,在巩固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技术交易、科技信息、科技孵化为代表的科技型中介,以资产评估、检测检验为代表的经济鉴证中介,积极发展人力资源、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业,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的专业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

——积极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以杭州市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为契机,加快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探索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在我区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产业能级。建立和完善特色街区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信用服务、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企业,鼓励中小企业网上发布信息,开展在线交易。加强社区门户网站建设,鼓励社区居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信息、服务和在线消费。探索电子商务新型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网络增值服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

——创新发展以软件开发为重点的服务外包产业。以软件开发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和托管应用管理外包为重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特色楼宇和产业园。加大引进国外知名服务外包承接商,促进外资与内企互动,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国内外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升能级,增强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订单的能力,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服务外包企业。

——稳步发展现代物流、精品房地产、社区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提供各种物流信息咨询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优化房地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商业地产,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和高端商务楼宇。大力扶持社区服务业,加强公益性服务,完善经营性服务,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生活配送等社区服务业,构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二)加快重点集聚区建设

依托楼宇、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建设,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着力打造六大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区域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协调南北发展,加快形成“南有CBD,北有新天地”新格局。

1南部武林中央商务区

按照精致化、国际化、品牌化的要求,打造成为“繁华时尚之区”的引领者,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金融、商贸、商务、文化和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高地,长三角南翼最繁华的城市中央商务区之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建设武林广场高端商贸商务集聚区、庆春路延安路金融集聚区、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等三大集聚区。

1)武林广场高端商贸商务集聚区

空间范围——以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为核心,西至武林路,东到中山北路,南到凤起路。

发展目标——打造集商业、商务、娱乐、休闲、创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商贸商务复合体。

重点业态——发展高端百货、国际品牌专卖、黄金珠宝、商务中介、通信传媒、文化娱乐等高端商贸商务服务业。

——加快推进项目开发,更新武林商圈功能。实施武林商圈精品化工程,加快推进杭州大厦商贸旅游综合体、武林广场地铁上盖物业及武林广场地下空间开发综合体、百井坊综合改造地块综合体三大综合体和杭州国大城市广场、龙兴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武林广场立体化发展和“智能武林”工程建设,实现武林商圈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

——扩大对长三角南翼辐射强度。为长三角南翼区域多元化客流提供丰富、特色的购物、休闲与商务空间,继续鼓励商贸业态和经营方式创新,充分发挥高档楼宇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营造优质的商务环境,进一步繁荣商业商务,集聚人气,以延安路等商业特色街创意多元化、元素时尚化、橱窗精致化来凸显城市商业文化,成为杭州购物天堂形象标志的璀璨明珠、长三角南翼购物消费和商务活动首选地。

2)庆春路延安路金融集聚区

空间范围——庆春路和延安路(下城段)沿线区域。

发展目标——打造中国著名财富管理中心。

重点业态——重点发展银行理财、保险经纪、基金管理、证券投资、黄金交易、产权交易等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新兴金融业态。

——引进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在稳步发展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各类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新兴金融业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商务机构总部,提升完善商务商业功能,实现与钱江新城金融贸易功能的互补发展。

——打造标志性金融楼宇。加快推进嘉里中心、金融大厦等金融特色楼宇建设,进一步优化现有楼宇的金融业态,培育金融特色楼宇,打造金融集聚区地标建筑和金融特色标志,使集聚区的印象深入人心。

3)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

空间范围——西含中北创意街区,东到建国北路,南至凤起路,北到环城北路。

发展目标——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重点业态——发展现代传媒、建筑设计、动漫设计、科技中介、广告设计、文化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标杆业态。依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人民书店文化广场等现代传媒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招商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文创企业和项目,做大做强现代传媒业。

——拓展产业平台。大力推进南宋御街·中北创意街区“两规划一计划”实施,以创意产业为主导,加快业态调整,完成景观提升和节点建设,打造创意生活展示体验平台。加强与浙报、杭报、杭文广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借力企业品牌资源,加快文创企业集聚发展,推进文创园区建设。

2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

坚持高端化、集聚化、品质化发展,突出“依托新天地,对接CBD”的发展主线,以新型城市化为载体,以创新、转型为主线,打造杭州市的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成为下城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重点建设创新创业新天地商业商务集聚区、城市之星综合服务功能区、石桥创意文化及现代物流集聚区三大集聚区。

1)创新创业新天地商业商务集聚区

空间范围——以新天地项目为核心区,包括新华广场、中大圣马广场商业商务楼宇群、“十字金街”。

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文、宜游”的杭州次级商业商务中心。

重点业态——发展现代商贸商务、高新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咨询中介、文化创意、文体娱乐等产业。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新天地核心区,在保存工业遗存、传承工业之魂的前提下,新建酒店式公寓、写字楼、星级酒店、总部楼宇和休闲娱乐等多个组团,打造杭州市城市综合体标杆项目。加快建设新天地外延区星火广场、西联广场、新华广场、中大圣马广场等重点项目,推进东新路商业商务楼宇群、新华广场商业商务群、“十字金街”建设,为北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高品质载体。

——推进空间集约化利用。按照北部规划的总体要求,优化功能区布局,推进核心区与周边地块的深度整合,提高功能复合性和土地集约利用率,发挥最大综合带动效益。完善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项目空间布局的标志性、功能性和生态性,围绕集聚区产业导向,加强招商引资,实现项目与产业招商的对接。

2)城市之星综合服务功能区

空间范围——以杭氧、杭锅旧厂址为核心,包括和平会展区块和艮山门地铁上盖综合体。

发展目标——打造文化会展、现代商贸、商务办公、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区。

重点业态——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工业设计、会展经济、地铁商贸、商务办公、酒店娱乐等综合服务业。

——打造杭州休闲旅游新地标。改造利用工业遗产,将时尚、精品、特色的元素融入改造原有老厂房。对接上海国际性会展、节赛和论坛,开展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扩大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接南北商圈产业互动。积极承接南部武林CBD的辐射,主动对接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商业商务核心区,大力发展会展、商贸、文创、旅游等产业,实现城市资源集约利用。

3)石桥创意文化及现代物流集聚区

空间范围——创意文化集聚区包括石桥华丰单元区块及周边的产业园区;现代物流集聚区即为石大现代物流中心的规划区域。

发展目标——建设以商贸物流、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重点业态——发展特色商贸、都市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市场、文化创意产业,完善商业、酒店、娱乐等配套产业。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建设现代信息交易平台为重点,增强城市配送和城市快递功能,推进石大路货运市场改造提升,建设公路型快递园区。加快大润发超市、华丰商城、华丰商贸城、永佳大厦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石桥地区商业地产发展。

——提升文创园品牌。积极推进新华、天堂、华丰等工业园区的“腾笼换鸟”,大力引进科技型、创意型企业,进一步提高东联299文化创意产业园、长城F317文化创意产业园、经纬科技广场等文创园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商业运作,使文创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发展楼宇经济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引进跨国公司和地区总部为重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向楼宇集聚,不断提高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十二五”期间,新增楼宇使用面积300万平方米,新开工楼宇建设面积200万平方米。到2015年,税收超千万元楼宇达到80幢,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18幢,培育40幢特色楼宇。

——增加楼宇载体有效供给。坚持以“招商一批”带“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更新一批、管理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楼宇建设步伐,增加楼宇有效供应,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良好的载体条件。创新商业地产开发模式,提高整体开发效能,提升北部地区高品质商务楼宇的规模和集聚度。高标准规划设计一批功能完备的精品商务楼宇,建设一批符合高能级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甲级写字楼和“5A智能大厦”,注重楼宇在功能、安全、智能、环保等方面的品质。有序推进中低端楼宇置换改造,增强其用于办公、高端商业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探索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在楼宇更新中的应用。加强统筹区内搬迁企业特色厂房和工业遗产等特色资源的改造利用,为楼宇经济发展释放多元的空间载体。

——完善商务楼宇综合配套。通过提供较为完备的软硬件整体配套,满足各类商务人士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改善楼宇经济整体生态,增强楼宇的竞争力和对高端企业的吸引力。抓好楼宇周边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库建设,合理规划道路停车位,解决楼宇静态交通问题。加快改造建设北部地区路网等道路交通设施,改善楼宇功能集聚区的中国股份有限华球体育交通环境。切实推进商业和商务在楼宇经济中的联动发展,以地块开发、楼宇建设带动商业街成片改造,完善餐饮、娱乐、住宿、会议、金融等配套服务,形成资源共享、服务便利的综合商务圈。

——打造楼宇经济特色品牌。着力建设专业特色品牌楼宇,增强楼宇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金融、文创、中介、科技等特色楼宇。坚持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我区设立区域性总部和职能性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加强“亿元楼”的梯度培育,强化“亿元楼”能级。

——优化楼宇经济工作机制。完善楼宇经济招商工作联动机制,积极发挥物业公司、业主、中介等机构作用,形成招商合力。坚持借力招商,加强与普华永道、高盛、戴德梁行等中介机构的合作,推动项目信息交流,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联系。按照“一楼一档”的方式,完善便捷实用、功能完备、利于操作的中国股份有限华球体育楼宇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深化“楼宇社区”建设,推广和完善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在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上,推出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楼宇经济发展环境。

五、“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举措

(一)推进服务创新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筹机构

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指导、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督促检查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健全服务业统筹机构,行使全区服务业的综合协调、管理指导等职能,组织开展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的研究,为全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针对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建立服务业专项工作小组,全程负责专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各重点产业牵头部门按照责任分解和职能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服务业领域操作性强、具体细化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

2加强联动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与合作,加快形成能够满足区内多层次服务对象需求的创新服务机制。以各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为主,充分考虑横向各相关部门职能特点,发挥政府内部联动作用,强化区、街两级行政资源的整合,及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服务架构,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切实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重点企业领导走访联系制度、经济例会制度、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企业服务联络员制度等,完善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长效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强对现代服务业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完善部门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各门类的发展情况,建立科学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3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级

转变政府服务理念,深入研究区内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后置服务为预设服务,深化楼宇社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构建商贸、金融、文创、会展等产业之间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不定期举办相关机构座谈会、专题论坛等活动,在加强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同时,及时传达政府有关政策举措,听取企业相关意见和建议,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措施执行顺畅。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同业协会的沟通,及时加强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互通反馈,形成具有下城特色的服务模式,不断扩大企业服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深化政策引导

1制定行动计划,加强集聚发展

坚持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培育品牌化、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制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年度推进行动计划,明确各集聚区组织机构,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工作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引导和推动项目、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积极争创省、市级重点集聚区,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品牌优势。

2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产业导向

以我区服务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力度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继续完善和发挥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资金作用,重点扶持高端性、创新性服务业项目,支持发展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服务业企业品牌创建。鼓励主辅业分离,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原有的物流、贸易、研发设计等服务功能剥离,形成一批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型企业。在深入学习研究市和周边地区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形成区域突破性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杠杆效应,提高对符合区域功能定位行业的吸附力,重视新兴业务机构的引导,赢得企业留驻的首选优势。

(三)加大要素投入

1实施项目带动,壮大发展载体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特别是城市综合体项目为支撑,强力推进“十二大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把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成为城市名片、地标性建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继续深入实施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集中力量进行重点项目攻坚,实现在谈项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启动,启动项目早建成,建成项目早见效。

2强化招商选资,提升产业能级

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楼宇招商、土地招商、央企国企招商、三类500强招商、高端服务业招商、新兴产业招商等重点,积极对接国际国内资本产业转移趋势,招商选资,集中突破具有牵动性的产业链高端项目。加快发展产业招商,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根据金融、文创、会展等不同产业需求,延长产业链。强化楼宇招商,发挥楼宇经济的“磁场效应”。高度重视安商稳商工作,扩大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大力拓展以商引商,进一步稳固经济存量。

3加强人才引进,提供智力支撑

加大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开通集聚区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和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在创业启动资金、工作场所、住宅公寓、风险投资和商业担保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推进创新型企业家培训工程,培训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依托驻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校,加强服务业专业人才培训,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优化发展环境

1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商务环境

重点完善北部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为集聚和提升区域商贸、商务等功能提供基础性保障。结合地铁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南部中国股份有限华球体育交通管理和静态交通组织,优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提高武林CBD的可达性。进一步集聚高档商业品牌、高端餐饮、高级会所、高星级酒店、高品质文化场所等设施,满足高端人士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打造武林CBD优质经典商务环境,增强其对国内外优秀服务业机构和高端品牌企业的吸引力。

2规范行政管理,优化市场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行为,简化审批手续,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公平的公共信息环境。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通过多重制度机制的完善和推动,在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积极对市场实施高效、优质管理的同时,不断探索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的信用建设,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营造一个诚信、公开、平等的服务业发展市场环境。

3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环境

加强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服务业发展债权基金和专项担保资金的运作,引导商业银行向服务业企业和服务业项目提供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利用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优化中小型服务业企业融资环境。


附件:

“十二五”下城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总建筑面积(㎡)

项目性质

预计完成时间

所属地区

“十二五”期间竣工项目

1.            

武林广场地下商城

60000

商业

2013

天水街道

2.            

地铁武林广场站上盖物业综合体

239400

商业、办公

2014

天水街道

3.            

国大城市广场

149200

商业、酒店

2013

天水街道

4.            

龙兴广场

19039

商业、办公

2013

天水街道

5.            

嘉里中心

326743

商业、酒店、办公

2014

武林街道

6.            

金龙商贸大楼

54362

商业、办公

2012

潮鸣街道

7.            

喜得宝地块综合体

211800

商业、办公、住宅

2013

潮鸣街道

8.            

杭州香江国际大厦

158359

办公

2013

长庆街道

9.            

武林府二期商务楼

30000

办公

2013

朝晖街道

10.        

德信华颐(人民织造厂地块)

14793

商业、办公

2011

朝晖街道

11.        

领骏世界

66264

办公

2011

朝晖街道

12.        

创新创业新天地项目

115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

东新街道石桥街道

13.        

新华广场一期

107536

商业、酒店、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14.        

新华广场二期

67837

商业、酒店、办公

2013

石桥街道

15.        

中大圣马广场

249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

石桥街道

16.        

星火广场

12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4

东新街道

17.        

西联大厦(物美购物中心)

51564

商业、办公

2013

东新街道

18.        

浙江三立时代广场

127947

商业、酒店、办公

2011

东新街道

19.        

西联商贸大厦

15085

商业、办公

2012

东新街道

20.        

灯塔商贸大楼

80555

商业、办公

2012

东新街道

21.        

绍兴路杨六堡路项目

23000

商业、办公

2013

东新街道

22.        

绍兴路400弄项目

12903

商业、办公

2013

东新街道

23.        

地铁艮山门站上盖物业

4777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4

文晖街道

24.        

野风现代商务大厦(洛克中心)

110000

办公

2013

文晖街道

25.        

浙江机电大楼

42680

商业、办公

2013

文晖街道

 

 

项目名称

总建筑面积(㎡)

项目性质

预计完成时间

所属地区

26.        

苏泊尔大厦

31763

办公

2011

文晖街道

27.        

大润发超市

87276

商业、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28.        

华丰商城

150782

商业、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29.        

海辰水岸晶座

29378

商业、办公

2011

石桥街道

30.        

华富金座

42722

商业、办公

2011

石桥街道

31.        

华丰大厦

28000

商业、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32.        

石大现代物流中心

270000

物流仓储、办公

2013

石桥街道

33.        

永佳大厦

56000

商业、办公

2014

石桥街道

34.        

诶比科技大楼

42659

商业、办公

2011

石桥街道

35.        

泰地•北上新城综合体

220000

商业、办公

2013

石桥街道


小计

4924347




“十二五”期间推进项目

36.        

百井坊地区综合改造项目

210000

商业、办公、住宅

2015

天水街道

37.        

省电子信息大楼

8631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天水街道

38.        

宏都宾馆地块改造项目

78000

酒店、办公

2015年后

武林街道

39.        

朝晖综合楼

15294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朝晖街道

40.        

望湖宾馆扩建项目

6404

酒店

2015年后

武林街道

41.        

原区商贸公司地块项目

1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朝晖街道

42.        

城市之星综合体

35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

文晖街道东新街道

43.        

农都地块项目

17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年后

文晖街道

44.        

和平广场三期场馆

(农展馆加层)

20000

会展

2015年后

文晖街道

45.        

杭州制氧集团科研大楼

40000

办公

2015年后

文晖街道

46.        

西联建设大厦

7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47.        

西联塘河地块项目

11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48.        

中国空分大厦改扩建

60000

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49.        

城北商业中心

10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50.        

华丰新世纪国际广场综合体

30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51.        

华丰留用地地块项目

63936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52.        

杨家综合商贸综合体

1603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53.        

永锦世贸

50751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小计

1900995




 


规划计划
规划计划
区域规划
“十二五”杭州市下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区建设规划

索引号

00250027-9/2021-17144

文号

公布日期

2021-07-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发改经信局


 “十一五”期间,我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二五”期间继续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转型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二五”我区将按照全市打造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服务业导向”战略,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向重点集聚区集中,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区紧紧围绕“构筑新格局,实现新腾飞”战略目标,坚持实施“南精北快”总战略和“服务业导向”分战略,积极做强服务业首位经济。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0.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2.1亿元,年均增长16.2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比“十五”末上升13.43个百分点,荣获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综合优秀奖、杭州市现代服务业贡献奖等荣誉,已逐渐发展成为全市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

——商贸中心地位巩固。依托区位优势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商业模式,积极推进商业特色街建设和武林商圈购物环境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十一五”我区商贸业保持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71%,至2010年达到453.74亿元,占全市的21.14%,省、市商贸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0年全区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3.2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42%。丝绸城、武林路时尚女装街、绍兴路汽车文化精品街区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我区成为杭州市拥有“国”字号街区最多的城区,被授予“中国商业名区”。

——金融集聚态势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区金融集聚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0年,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88%,占全市的21.98%。全区拥有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143家,其中银行94家,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49家。金融创新积极推进,成功组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庆春路延安路金融带汇集了100多家金融机构,业态丰富,种类齐全,业务总量占杭州市的50%以上,省级银行总部占全省的80%,并拥有广利大厦、中财大厦等专业性金融楼宇,已成为服务全市、辐射全省的金融集聚发展带。

——文创产业特色鲜明。按照杭州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部署,积极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全区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71.06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43%,成为我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和增长引擎。现代传媒、电信网络、出版业及设计服务产业优势突出、规模显现,中北创意街区建设初见成效,培育了下城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浙江传媒创意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全区会展展览面积达到328万平方米,占全市的67.23%,培育了“天堂丝绸、武林衣秀”、“教育创新大会”等自有品牌展会。

——楼宇经济发展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实施楼宇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开展“楼宇社区”建设理论研究,形成“12345繁华时尚、精致包容”下城楼宇社区模式,在全市首创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和党群建设五进楼宇,楼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涌现了一批“总部楼”、“金融楼”、“中介服务楼”、“创意楼”等特色经济楼宇。至2010年末,全区102幢招商楼宇入驻率96.53%、注册率81.3%,贡献率每平方米2400元,全区税收超千万楼宇达50幢,其中超亿元楼宇12幢。

二、“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形势

(一)从全国来看,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把经济增长模式转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上来,服务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世界经济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重大机遇,通过主动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二)从区域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长三角地区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战略定位,并明确了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四中心一基地”的城市定位。杭州市提出“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把服务经济打造成首位经济,形成高层次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为我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能级,创造了良好的区域产业环境。

(三)从下城区来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重大挑战

1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

独特区位优势:我区作为省会城市的核心城区和中央商务区,是长三角南翼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主要枢纽。杭州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等城市综合体落户我区,武林广场地铁枢纽站建设更加凸显武林CBD的商业核心地位,使得我区发展商贸、金融、文化创意、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具有集聚和辐射的区位优势。

战略定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区深入研究自身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明确了“繁华时尚之区”的战略定位和“服务业导向”战略。现代服务业是我区发展的“新蓝海”、“新增点”,把服务经济打造成为首位经济,推动服务业走高端集聚之路,为我区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区”指明了方向。

产业生态优势:依托深厚的商业商务底蕴和扎实的工作推进,我区形成了以商贸、金融、文创等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集聚了一批产业高端企业,服务业比重达到90%。“十一五”期间,我区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CBD”等称号。优越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助于我区进一步做精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各类服务产业相融成链,共生共荣。

体制创新优势:我区服务业发展起步早,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大力实施“服务业导向”战略,加快建设“服务业强区”的若干意见》,修订落实“1+X”财政扶持政策,财政扶持资金向服务业重点领域倾斜。创新楼宇社区建设,首创楼宇综合服务中心,促进楼宇经济快速提升。建立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和重点服务业企业监测平台,积极发挥企业服务中心、“十二大工程”指挥部的协调、服务功能,加大企业服务力度。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持续的要素保障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十二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区域竞争带来的挑战。一是中央商务区的去中心化。随着杭州城市加快转型、能级迅速提升,道路和轨道交通布局逐步完善,城市中央商务区呈现多中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钱江新城的崛起,将对武林CBD核心地位带来极大挑战,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受到制约。二是招商引资的白热化。各城区均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招商力度和政策优惠程度不断加大,区际之间优质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现代服务业企业对区域资源依附度较低,导致企业流动风险日益增加,从而影响我区现代服务业企业的集聚能力。

楼宇不足形成的钳制。一是楼宇供应节奏与产业发展机遇脱节。当前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正处于规模、能级双提升的黄金期,但与全市及周边各区近年来楼宇供应大幅增加相比,我区楼宇增量明显不足。楼宇建设相对滞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黄金机遇可能产生漏斗效应。二是楼宇品质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落差。我区商务楼宇结构性缺陷比较突出,高品质楼宇比例偏低,现有楼宇的总体品质与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存在差距,在区域发展总体环境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楼宇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将对高端服务业企业的集聚产生影响。

结构性调整产生的压力。一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偏高。我区服务业占GDP比重虽然较高,但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金融业则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电子商务、信息传输、信息与软件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占比相对较小。二是现代服务业产出压力日益增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兴战略性产业有待培育,经济发展增速可能趋缓。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将影响上下游产业链中的服务业企业发展。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服务业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对现代服务业产出带来影响。

三、“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繁华时尚之区”战略定位,把握杭州市创建“四中心一基地”的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南精北快”总战略,以南部武林中央商务区、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两核”建设为基础,规划建设六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功能区,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金融服务业,提升发展会展服务业,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推动全区服务业向产业能级高端化、服务领域国际化、企业运营品牌化、空间布局集约化方向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建设,实现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的跨越。

(二)发展目标

——总量保持领先。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三项指标均保持省、市领先,率先建成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引领区。

——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全区服务业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建立以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为重点,中介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服务业业态不断创新,知识、技术含量以及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

——集聚特色鲜明。积极打造高端商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国际旅游综合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涵盖十大城市综合体和十大商业特色街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化程度高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体制机制优越。以杭州市列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创新服务业工作机制,加大对服务业在市场准入、用地保障、税费优惠、政府投入、人才支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战略取向

——聚焦高端。立足产业既有优势,依托楼宇经济发展,全力稳定符合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导向的重点企业,大力引进对行业发展、产业集聚具有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发展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的总部经济、头脑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的能级提升。

——聚焦创新。坚持以创新、创意、创造为引领,创新服务业业态、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加快信息、技术、知识在服务业领域的转化应用,注重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推进服务业技术和内容上的创新。拓展服务业新领域,以推进服务经济产业链各环节分工的精细化为基础,促进服务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品牌。强化我区服务业整体和个体的品牌效应,不断提高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水准,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扩大现有产业和集聚区的宣传力度,以品牌为纽带开展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带动全区服务业综合实力提升。

——聚焦特色。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新趋势,注重开拓新兴消费服务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注重高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提升服务产品附加值;注重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创经济、会展经济、地铁经济、特色街经济等特色经济形态,培育适合我区的服务业新增点。

四、“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强化产业高端发展

突出高端集聚、协调互动、创新创优发展方向,做大做强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三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会展业、中介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能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经济贡献度提升。

1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主线,依托延安路繁华商业街、武林中央商务区和创新创业新天地两大平台以及特色街区和产业集聚区等构筑“一轴、两平台、多节点”布局,以发展精品商贸、新兴业态和特色商业为核心,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规模、档次和品质,打造杭州市商贸服务示范区,全省购物消费首选地,长三角、国内乃至东亚购物消费之旅的重要目的地。至2015年,全区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达210亿元,年均增长15%,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6.5%以上。

——推动南北商圈协调发展。南部以武林CBD核心区块为平台,推进武林商圈精品化发展。重点发挥杭州大厦、银泰百货等大型综合商厦的名店效应,引进国内外顶尖品牌,打造精品消费环境,使之成为杭州高端、品质消费的典范。北部以“创新创业新天地”及其外延圈建设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重点加快形成创新创业新天地现代商贸商务圈、城市之星旅游商务经济圈、石桥商贸物流经济圈,打造杭州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

——加快特色街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利用已有的“武林衣秀”、“天堂丝绸”、“购物天堂”商贸品牌,强化特色街文化建设,提升街区环境,丰富街区业态,完善餐饮、旅游、娱乐等配套功能,改善消费购物体验,把特色街打造成我区经济发展的“金名片”。

——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提升传统商贸。在继续提高贸易集聚度的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活动体验经济、旅游休闲经济、时尚创意经济,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仓储式超市、大型购物休闲综合体等新型商业模式。利用地铁建设的契机,注重对地铁枢纽站点、地铁上盖物业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推进立体式商业中心建设。

2集聚发展金融服务业

以庆春路、延安路金融集聚带为主平台,构建金融机构齐全、金融业态丰富、金融品牌响亮、金融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打造著名财富管理中心。到2015年,实现金融服务业增加值245亿元,年均增长13%左右,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33%以上。

——集聚多元化金融机构。引进国内业绩优良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国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进一步扩大银行类金融业务的规模。大力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保险中介、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典当、产权交易、金融仓储、投资咨询等各类机构。

——探索金融改革创新。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组织、业务和产品的创新,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服务。探索建立电子商务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鼓励开展网络金融、消费金融,积极发展股权投资业、场外交易市场,以金融创新提升财富管理水平。

——完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完善金融中介服务,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商务配套机构。提升金融发展软环境,积极引进金融行业高级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面向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以及相关产业高层管理者的金融交流平台,促进高端金融人才的交流。

3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以文创特色楼、文创特色街、文创产业园为载体,推进“一街十园多楼”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文创强区”、“浙江省文创先行区”、“杭州市文创核心区”。到2015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50亿元,年均增长16%,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

——重点发展四大行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四大优势行业,构建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体系。完善文创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文创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通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促进多层次、差异化集聚发展。注重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和创意团队,以人才优势促进园区从企业集聚向产业集聚发展。鼓励发展文创中介机构,促进文创集聚区产业链的延伸。

——着力打造优势品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营造创新创意发展环境,依托中北创意街区、浙江传媒创意产业园等优势平台,充分发挥杭报集团、浙江文化大厦、华东勘探设计院等知名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文创名街、名园、名楼,形成一批创意品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提升下城文创知名度。

4提升发展会展服务业

——提升会展设施功能。加快推进城市之星综合体建设,构建以和平会展区块为核心,西湖文化广场、国际城市博览中心、城北体育公园等专业设施功能互补的会展业场馆群,增加会展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促进会展业规模扩展、水平提升。

——扶持一批会展品牌。积极开展与全国性行业组织和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育规模化、特色化的会议、展览、节庆项目,形成一批品质高、影响大、效益好的会展品牌。

——加强会展产业延伸。注重会展活动的延伸产业发展,加强会展业与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等相关领域的融合。加强会展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实物展览与网上展览、网上交易之间的互相补充。完善会展场馆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会展产业链。

5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

——做大做强以科技服务为重点的中介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企业,在巩固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技术交易、科技信息、科技孵化为代表的科技型中介,以资产评估、检测检验为代表的经济鉴证中介,积极发展人力资源、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业,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的专业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提高竞争能力和服务质量。

——积极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产业。以杭州市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为契机,加快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探索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在我区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产业能级。建立和完善特色街区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信用服务、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企业,鼓励中小企业网上发布信息,开展在线交易。加强社区门户网站建设,鼓励社区居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信息、服务和在线消费。探索电子商务新型服务模式,鼓励发展网络增值服务,拓宽电子商务覆盖面。

——创新发展以软件开发为重点的服务外包产业。以软件开发外包、金融服务外包和托管应用管理外包为重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特色楼宇和产业园。加大引进国外知名服务外包承接商,促进外资与内企互动,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鼓励国内外包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升能级,增强承接国内外服务外包订单的能力,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服务外包企业。

——稳步发展现代物流、精品房地产、社区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提供各种物流信息咨询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优化房地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商业地产,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体和高端商务楼宇。大力扶持社区服务业,加强公益性服务,完善经营性服务,加快信息网络建设,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生活配送等社区服务业,构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二)加快重点集聚区建设

依托楼宇、城市综合体和特色街建设,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求,着力打造六大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区域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协调南北发展,加快形成“南有CBD,北有新天地”新格局。

1南部武林中央商务区

按照精致化、国际化、品牌化的要求,打造成为“繁华时尚之区”的引领者,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金融、商贸、商务、文化和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高地,长三角南翼最繁华的城市中央商务区之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建设武林广场高端商贸商务集聚区、庆春路延安路金融集聚区、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等三大集聚区。

1)武林广场高端商贸商务集聚区

空间范围——以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为核心,西至武林路,东到中山北路,南到凤起路。

发展目标——打造集商业、商务、娱乐、休闲、创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商贸商务复合体。

重点业态——发展高端百货、国际品牌专卖、黄金珠宝、商务中介、通信传媒、文化娱乐等高端商贸商务服务业。

——加快推进项目开发,更新武林商圈功能。实施武林商圈精品化工程,加快推进杭州大厦商贸旅游综合体、武林广场地铁上盖物业及武林广场地下空间开发综合体、百井坊综合改造地块综合体三大综合体和杭州国大城市广场、龙兴广场等项目建设,推进武林广场立体化发展和“智能武林”工程建设,实现武林商圈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

——扩大对长三角南翼辐射强度。为长三角南翼区域多元化客流提供丰富、特色的购物、休闲与商务空间,继续鼓励商贸业态和经营方式创新,充分发挥高档楼宇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营造优质的商务环境,进一步繁荣商业商务,集聚人气,以延安路等商业特色街创意多元化、元素时尚化、橱窗精致化来凸显城市商业文化,成为杭州购物天堂形象标志的璀璨明珠、长三角南翼购物消费和商务活动首选地。

2)庆春路延安路金融集聚区

空间范围——庆春路和延安路(下城段)沿线区域。

发展目标——打造中国著名财富管理中心。

重点业态——重点发展银行理财、保险经纪、基金管理、证券投资、黄金交易、产权交易等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新兴金融业态。

——引进国内外优质金融机构。在稳步发展银行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各类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核心的新兴金融业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商务机构总部,提升完善商务商业功能,实现与钱江新城金融贸易功能的互补发展。

——打造标志性金融楼宇。加快推进嘉里中心、金融大厦等金融特色楼宇建设,进一步优化现有楼宇的金融业态,培育金融特色楼宇,打造金融集聚区地标建筑和金融特色标志,使集聚区的印象深入人心。

3)现代传媒产业集聚区

空间范围——西含中北创意街区,东到建国北路,南至凤起路,北到环城北路。

发展目标——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重点业态——发展现代传媒、建筑设计、动漫设计、科技中介、广告设计、文化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标杆业态。依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人民书店文化广场等现代传媒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招商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文创企业和项目,做大做强现代传媒业。

——拓展产业平台。大力推进南宋御街·中北创意街区“两规划一计划”实施,以创意产业为主导,加快业态调整,完成景观提升和节点建设,打造创意生活展示体验平台。加强与浙报、杭报、杭文广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借力企业品牌资源,加快文创企业集聚发展,推进文创园区建设。

2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

坚持高端化、集聚化、品质化发展,突出“依托新天地,对接CBD”的发展主线,以新型城市化为载体,以创新、转型为主线,打造杭州市的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成为下城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重点建设创新创业新天地商业商务集聚区、城市之星综合服务功能区、石桥创意文化及现代物流集聚区三大集聚区。

1)创新创业新天地商业商务集聚区

空间范围——以新天地项目为核心区,包括新华广场、中大圣马广场商业商务楼宇群、“十字金街”。

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宜居、宜商、宜文、宜游”的杭州次级商业商务中心。

重点业态——发展现代商贸商务、高新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咨询中介、文化创意、文体娱乐等产业。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新天地核心区,在保存工业遗存、传承工业之魂的前提下,新建酒店式公寓、写字楼、星级酒店、总部楼宇和休闲娱乐等多个组团,打造杭州市城市综合体标杆项目。加快建设新天地外延区星火广场、西联广场、新华广场、中大圣马广场等重点项目,推进东新路商业商务楼宇群、新华广场商业商务群、“十字金街”建设,为北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高品质载体。

——推进空间集约化利用。按照北部规划的总体要求,优化功能区布局,推进核心区与周边地块的深度整合,提高功能复合性和土地集约利用率,发挥最大综合带动效益。完善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项目空间布局的标志性、功能性和生态性,围绕集聚区产业导向,加强招商引资,实现项目与产业招商的对接。

2)城市之星综合服务功能区

空间范围——以杭氧、杭锅旧厂址为核心,包括和平会展区块和艮山门地铁上盖综合体。

发展目标——打造文化会展、现代商贸、商务办公、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区。

重点业态——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工业设计、会展经济、地铁商贸、商务办公、酒店娱乐等综合服务业。

——打造杭州休闲旅游新地标。改造利用工业遗产,将时尚、精品、特色的元素融入改造原有老厂房。对接上海国际性会展、节赛和论坛,开展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合作,扩大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接南北商圈产业互动。积极承接南部武林CBD的辐射,主动对接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商业商务核心区,大力发展会展、商贸、文创、旅游等产业,实现城市资源集约利用。

3)石桥创意文化及现代物流集聚区

空间范围——创意文化集聚区包括石桥华丰单元区块及周边的产业园区;现代物流集聚区即为石大现代物流中心的规划区域。

发展目标——建设以商贸物流、创意产业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重点业态——发展特色商贸、都市物流、电子商务、专业市场、文化创意产业,完善商业、酒店、娱乐等配套产业。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建设现代信息交易平台为重点,增强城市配送和城市快递功能,推进石大路货运市场改造提升,建设公路型快递园区。加快大润发超市、华丰商城、华丰商贸城、永佳大厦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石桥地区商业地产发展。

——提升文创园品牌。积极推进新华、天堂、华丰等工业园区的“腾笼换鸟”,大力引进科技型、创意型企业,进一步提高东联299文化创意产业园、长城F317文化创意产业园、经纬科技广场等文创园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商业运作,使文创产业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创新发展楼宇经济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引进跨国公司和地区总部为重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向楼宇集聚,不断提高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十二五”期间,新增楼宇使用面积300万平方米,新开工楼宇建设面积200万平方米。到2015年,税收超千万元楼宇达到80幢,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18幢,培育40幢特色楼宇。

——增加楼宇载体有效供给。坚持以“招商一批”带“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更新一批、管理一批”的发展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楼宇建设步伐,增加楼宇有效供应,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良好的载体条件。创新商业地产开发模式,提高整体开发效能,提升北部地区高品质商务楼宇的规模和集聚度。高标准规划设计一批功能完备的精品商务楼宇,建设一批符合高能级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甲级写字楼和“5A智能大厦”,注重楼宇在功能、安全、智能、环保等方面的品质。有序推进中低端楼宇置换改造,增强其用于办公、高端商业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探索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在楼宇更新中的应用。加强统筹区内搬迁企业特色厂房和工业遗产等特色资源的改造利用,为楼宇经济发展释放多元的空间载体。

——完善商务楼宇综合配套。通过提供较为完备的软硬件整体配套,满足各类商务人士多层次、多维度的需求,改善楼宇经济整体生态,增强楼宇的竞争力和对高端企业的吸引力。抓好楼宇周边公共停车场、立体停车库建设,合理规划道路停车位,解决楼宇静态交通问题。加快改造建设北部地区路网等道路交通设施,改善楼宇功能集聚区的中国股份有限华球体育交通环境。切实推进商业和商务在楼宇经济中的联动发展,以地块开发、楼宇建设带动商业街成片改造,完善餐饮、娱乐、住宿、会议、金融等配套服务,形成资源共享、服务便利的综合商务圈。

——打造楼宇经济特色品牌。着力建设专业特色品牌楼宇,增强楼宇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金融、文创、中介、科技等特色楼宇。坚持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我区设立区域性总部和职能性总部,发展总部经济。加强“亿元楼”的梯度培育,强化“亿元楼”能级。

——优化楼宇经济工作机制。完善楼宇经济招商工作联动机制,积极发挥物业公司、业主、中介等机构作用,形成招商合力。坚持借力招商,加强与普华永道、高盛、戴德梁行等中介机构的合作,推动项目信息交流,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联系。按照“一楼一档”的方式,完善便捷实用、功能完备、利于操作的中国股份有限华球体育楼宇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深化“楼宇社区”建设,推广和完善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在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基础上,推出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楼宇经济发展环境。

五、“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举措

(一)推进服务创新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筹机构

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指导、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督促检查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健全服务业统筹机构,行使全区服务业的综合协调、管理指导等职能,组织开展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的研究,为全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针对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建立服务业专项工作小组,全程负责专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各重点产业牵头部门按照责任分解和职能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服务业领域操作性强、具体细化的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

2加强联动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与合作,加快形成能够满足区内多层次服务对象需求的创新服务机制。以各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为主,充分考虑横向各相关部门职能特点,发挥政府内部联动作用,强化区、街两级行政资源的整合,及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式服务架构,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切实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重点企业领导走访联系制度、经济例会制度、服务业协调例会制度、企业服务联络员制度等,完善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长效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加强对现代服务业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完善部门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各门类的发展情况,建立科学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信息。

3搭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级

转变政府服务理念,深入研究区内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后置服务为预设服务,深化楼宇社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构建商贸、金融、文创、会展等产业之间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不定期举办相关机构座谈会、专题论坛等活动,在加强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同时,及时传达政府有关政策举措,听取企业相关意见和建议,保证政策落实到位、措施执行顺畅。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同业协会的沟通,及时加强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互通反馈,形成具有下城特色的服务模式,不断扩大企业服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深化政策引导

1制定行动计划,加强集聚发展

坚持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统一,着眼于培育品牌化、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制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年度推进行动计划,明确各集聚区组织机构,突出发展重点,明确工作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引导和推动项目、基础设施、人才、资金、政策等各类资源向重点区域集聚,积极争创省、市级重点集聚区,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品牌优势。

2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产业导向

以我区服务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加大力度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继续完善和发挥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资金作用,重点扶持高端性、创新性服务业项目,支持发展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推进服务业企业品牌创建。鼓励主辅业分离,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将原有的物流、贸易、研发设计等服务功能剥离,形成一批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型企业。在深入学习研究市和周边地区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形成区域突破性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杠杆效应,提高对符合区域功能定位行业的吸附力,重视新兴业务机构的引导,赢得企业留驻的首选优势。

(三)加大要素投入

1实施项目带动,壮大发展载体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特别是城市综合体项目为支撑,强力推进“十二大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一批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把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建设项目打造成为城市名片、地标性建筑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继续深入实施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集中力量进行重点项目攻坚,实现在谈项目早落户,落户项目早启动,启动项目早建成,建成项目早见效。

2强化招商选资,提升产业能级

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楼宇招商、土地招商、央企国企招商、三类500强招商、高端服务业招商、新兴产业招商等重点,积极对接国际国内资本产业转移趋势,招商选资,集中突破具有牵动性的产业链高端项目。加快发展产业招商,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根据金融、文创、会展等不同产业需求,延长产业链。强化楼宇招商,发挥楼宇经济的“磁场效应”。高度重视安商稳商工作,扩大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大力拓展以商引商,进一步稳固经济存量。

3加强人才引进,提供智力支撑

加大现代服务业高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开通集聚区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和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在创业启动资金、工作场所、住宅公寓、风险投资和商业担保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推进创新型企业家培训工程,培训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依托驻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技校,加强服务业专业人才培训,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优化发展环境

1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商务环境

重点完善北部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为集聚和提升区域商贸、商务等功能提供基础性保障。结合地铁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南部中国股份有限华球体育交通管理和静态交通组织,优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提高武林CBD的可达性。进一步集聚高档商业品牌、高端餐饮、高级会所、高星级酒店、高品质文化场所等设施,满足高端人士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打造武林CBD优质经典商务环境,增强其对国内外优秀服务业机构和高端品牌企业的吸引力。

2规范行政管理,优化市场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行为,简化审批手续,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公平的公共信息环境。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通过多重制度机制的完善和推动,在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积极对市场实施高效、优质管理的同时,不断探索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的信用建设,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营造一个诚信、公开、平等的服务业发展市场环境。

3创新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环境

加强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服务业发展债权基金和专项担保资金的运作,引导商业银行向服务业企业和服务业项目提供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鼓励利用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优化中小型服务业企业融资环境。


附件:

“十二五”下城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总建筑面积(㎡)

项目性质

预计完成时间

所属地区

“十二五”期间竣工项目

1.            

武林广场地下商城

60000

商业

2013

天水街道

2.            

地铁武林广场站上盖物业综合体

239400

商业、办公

2014

天水街道

3.            

国大城市广场

149200

商业、酒店

2013

天水街道

4.            

龙兴广场

19039

商业、办公

2013

天水街道

5.            

嘉里中心

326743

商业、酒店、办公

2014

武林街道

6.            

金龙商贸大楼

54362

商业、办公

2012

潮鸣街道

7.            

喜得宝地块综合体

211800

商业、办公、住宅

2013

潮鸣街道

8.            

杭州香江国际大厦

158359

办公

2013

长庆街道

9.            

武林府二期商务楼

30000

办公

2013

朝晖街道

10.        

德信华颐(人民织造厂地块)

14793

商业、办公

2011

朝晖街道

11.        

领骏世界

66264

办公

2011

朝晖街道

12.        

创新创业新天地项目

115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

东新街道石桥街道

13.        

新华广场一期

107536

商业、酒店、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14.        

新华广场二期

67837

商业、酒店、办公

2013

石桥街道

15.        

中大圣马广场

249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

石桥街道

16.        

星火广场

12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4

东新街道

17.        

西联大厦(物美购物中心)

51564

商业、办公

2013

东新街道

18.        

浙江三立时代广场

127947

商业、酒店、办公

2011

东新街道

19.        

西联商贸大厦

15085

商业、办公

2012

东新街道

20.        

灯塔商贸大楼

80555

商业、办公

2012

东新街道

21.        

绍兴路杨六堡路项目

23000

商业、办公

2013

东新街道

22.        

绍兴路400弄项目

12903

商业、办公

2013

东新街道

23.        

地铁艮山门站上盖物业

4777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4

文晖街道

24.        

野风现代商务大厦(洛克中心)

110000

办公

2013

文晖街道

25.        

浙江机电大楼

42680

商业、办公

2013

文晖街道

 

 

项目名称

总建筑面积(㎡)

项目性质

预计完成时间

所属地区

26.        

苏泊尔大厦

31763

办公

2011

文晖街道

27.        

大润发超市

87276

商业、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28.        

华丰商城

150782

商业、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29.        

海辰水岸晶座

29378

商业、办公

2011

石桥街道

30.        

华富金座

42722

商业、办公

2011

石桥街道

31.        

华丰大厦

28000

商业、办公

2012

石桥街道

32.        

石大现代物流中心

270000

物流仓储、办公

2013

石桥街道

33.        

永佳大厦

56000

商业、办公

2014

石桥街道

34.        

诶比科技大楼

42659

商业、办公

2011

石桥街道

35.        

泰地•北上新城综合体

220000

商业、办公

2013

石桥街道


小计

4924347




“十二五”期间推进项目

36.        

百井坊地区综合改造项目

210000

商业、办公、住宅

2015

天水街道

37.        

省电子信息大楼

8631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天水街道

38.        

宏都宾馆地块改造项目

78000

酒店、办公

2015年后

武林街道

39.        

朝晖综合楼

15294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朝晖街道

40.        

望湖宾馆扩建项目

6404

酒店

2015年后

武林街道

41.        

原区商贸公司地块项目

1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朝晖街道

42.        

城市之星综合体

35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

文晖街道东新街道

43.        

农都地块项目

17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年后

文晖街道

44.        

和平广场三期场馆

(农展馆加层)

20000

会展

2015年后

文晖街道

45.        

杭州制氧集团科研大楼

40000

办公

2015年后

文晖街道

46.        

西联建设大厦

7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47.        

西联塘河地块项目

11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48.        

中国空分大厦改扩建

60000

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49.        

城北商业中心

1000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东新街道

50.        

华丰新世纪国际广场综合体

300000

商业、酒店、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51.        

华丰留用地地块项目

63936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52.        

杨家综合商贸综合体

160300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53.        

永锦世贸

50751

商业、办公

2015年后

石桥街道


小计

1900995